(台灣「中廣」)
「經典賽落幕 該讓棒球回歸棒球」(陳楷報導)
經過20天39場的比賽,第二屆世界棒球經典賽終於落幕,冠軍賽吸引了破紀錄的54846名球迷,包括日本(Japan,IOC編碼:JPN)跟韓國(Korea,IOC編碼:KOR)僑民,幾乎塞滿了可以容納五萬六千人的閃躲者球場(Dodger Stadium),雖然只能有一支球隊獲勝,不過兩國都可以說是經典賽的大贏家。
因為這屆經典賽採用雙敗淘汰制,又要打出分組冠亞軍,讓日韓兩支球隊從預賽開始一口氣打了五場,除了第一場比賽以外都勢均力敵打得難分難解,雖然兩國球迷瘋狂投入,但球評曾文誠認為這跟美國職棒大聯盟(簡稱:「大聯盟」或MLB,Major League Baseball)辦經典賽的宗旨不太一樣。「最後變成日本跟韓國球迷看而已,這跟經典賽要推廣棒球的宗旨可能是相違背的。」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佔領韓國35年,兩隊口水戰從三年前打到三年後,一朗並不願意讓韓國追上來,韓國球迷就做出暗殺一朗的衣服,而打贏日本以後在投手丘上插太極旗,更是兩屆經典賽中的經典畫面。「韓國贏其他球隊很少有囂張的動作,但贏了日本代表,他們就把國旗插在投手丘上。點點滴滴累積下來,也造成日本打韓國時並不是那麼平常心。」最後韓國繼中國北京奧運會奪得金牌之後再度拿下經典賽亞軍,國際棒球總會排名衝到第二名,贏了面子;而日本不但衛冕成功拿下310萬美元的獎金,帶動相關的收入更超過五百億日圓,也贏了裡子。
至於美國隊雖然還是打不到冠軍,但是經典賽本來就是商業比賽,主辦單位能夠賺錢,就是最大的勝利。「表面上希望全世界的好手都來打這個比賽來推廣,讓棒球呈現在全世界的球迷面前;但運動贊助也很重要,第一屆跟第二屆比,即便現在金融風暴,但第二屆的贊助金額還超過第一屆,這一塊他們是成功的。」
不過曾文誠認為,日韓連續兩屆經典賽打進四強,只表示兩國重視經典賽的國家對抗,日本由一朗親自帶頭號召旅美大聯盟加入,凝聚團隊戰力,韓國唯一的大聯盟球員秋信守不顧克里夫蘭印地安人(Cleveland Indians,CLE)球團的反對,即使手腕受傷也堅持參加,兩隊場上肢體衝突不斷,複賽日本投手杉內投球直接打到李容圭的頭,冠軍賽李容圭用頭部撲壘直接撞到日本中島的膝蓋,八局打擊時李容圭流出鼻血還不知道,中島也故意拉扯高永民的大腿想要阻止韓國製造雙殺,顯示日韓都把經典賽當成最後決戰。但短期比賽一兩場的勝敗,並不表示日本跟韓國的整體棒球實力超越了美國。「第一是比賽賽制,比賽如果打到三五十場,結果可能就不太一樣,另外美國職棒大聯盟這些球員還是以球季賽為主,他們可能接受徵召、比賽怕受傷。」
而且下一屆經典賽,大聯盟還是不願意放下身段調整舉辦時間,那麼不管要增加隊伍還是集中比賽,同樣的情況還是會繼續發生。「美洲頂尖的大聯盟選手一直受限無法參加奧運會,所以他們希望辦這樣一個最頂級的比賽,但很尷尬的是,不管是年初或者是球季結束,都不是最好的狀況。」
美國隊無法徵召頂尖好手參加,中南美洲的棒球強權也沒有派出最佳陣容,也顯示出經典賽舉辦兩屆以來,還是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儘管大聯盟號稱各國精銳盡出,但經典賽擾亂了各隊春訓的進度,讓選手冒著受傷風險密集比賽,又不能夠直接增加球團的收入,各球隊支持態度冷淡有別,美國總教練強森還為了參加兒子婚禮,錯過了四強跟日本前兩局的比賽,跟日韓拼命的態度形成強烈的對比。「美國球迷認為世界大賽才是真正的世界冠軍,這個比賽(經典賽)只是一個秀,所以美國球迷看這個比賽的意願並不那麼高,我們台灣、或者日韓的球迷之所以打這種成績,是對『國家代表隊』這五個字的意義遠超過其他國,對這事情的看法就不一樣。」
歸根究底,經典賽也顯示出東西方運動文化的差異。美國的運動可以打通不同種族、不同階級以及不同年代的群眾,美國職棒大聯盟、美國國家籃球協會(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NBA)、美國國家美式足球聯盟(National Football League,NFL)跟加拿大國家冰上曲棍球聯盟(National Hockey League,NHL)四大職業運動都有廣大球迷,棒球只是其中一項。而且球迷效忠的是自己的母隊,並不是國家代表隊。
而且運動文化需要時間累積,只有三年歷史的經典賽,無法跟百年歷史的大聯盟相提並論,也無法跟有強烈地緣跟學校認同的美國全國大學體育協會(National Collegiate Athletic Association,簡稱NCAA)籃球錦標賽比較,因為那是自己人的戰爭,美國球迷自然只會看熱鬧。反觀台灣人的傳統是萬般皆下品,只有讀書高,沒有辦法跟美國人一樣把棒球運動視為一種宗教,長期投入熱情跟崇拜;就算台灣爭取主辦到世棒賽,中華民國台灣隊(Taiwan, ROC,IOC編碼:TWN)出賽的時候多得是滿坑滿谷的一日球迷,但古巴(Cuba,IOC編碼:CUB)、日本、美國等強隊演出精彩好戲的時候觀眾卻只有小貓兩三隻,平常的三級棒球、業餘聯賽更是乏人問津,顯示我們只在乎中華民國台灣隊的勝負,並不是真心喜愛棒球這項運動。而日本跟韓國卻不斷地厚植基層棒球實力,改進職業棒球的制度,不斷培育出一代又一代的年輕好手,跟中華民國台灣隊的差距自然愈拉愈遠。
中華民國台灣隊輸給中國只是一場比賽,並不代表雙方棒球實力的高下,但輸球以後朝野各界的震怒跟茫然,正顯示著台灣過去三十年來利用棒球提昇民族自尊心的作法,已經走到了不能回頭的死巷子。從經典賽的日韓對抗也可以看出,訴諸民族情感的運動,最後只能帶來種族的仇恨,而無法享受比賽內容的樂趣。美國在這次經典賽用各種小動作佔便宜,但是輸球以後他們也能夠坦然面對失敗,這才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態度。1972年西德慕尼黑奧運會,美國國家男子籃球隊因為裁判判決不公,第一次丟掉籃球金牌,當時也讓美國人很生氣,但過了三十年,美國人畢竟是把銀牌領了回去。台灣人如果能夠用輸給中國來解套,讓棒球回歸運動的遊戲本質,也許才是參加經典賽最大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