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憲紀念日
行憲紀念日,定於每年12月25日。為紀念民國36年(1947年)12月25日中華民國行憲的法定節日。
民國52年(1963年)由行政院正式確立為中華民國國定假日,但於民國90年(2001年)起改為只紀念不放假至今。
沿革
民國34年(1945年)國民政府邀集中國國民黨、民主社會黨、青年黨、中國共產黨、中國民主同盟等政黨政團及社會賢達人士一起參與政治協商會議。後由於國共意見紛歧,中國共產黨與中國民主同盟宣布退出制憲工作。因此《中華民國憲法》便由中國國民黨與民主社會黨、青年黨合力召開制憲國民大會,於民國35年(1946年)12月25日通過《中華民國憲法》,民國36年(1947年)1月1日公布,同年12月25日實施,成為今日「行憲紀念日」的由來。
憲法實施
民國36年12月25日,《中華民國憲法》正式生效。憲法生效前,國民政府主席發布廣播講話,慶祝國家走上憲政之路。
中華民國三十六年,就是耶穌降生一九四七年的聖誕節,將是我們中華民國和全體人民統一獨立平等自由新生機運肇始的一天。我們新憲法特點,就是它保證要把基督教理的基本要素,即個人的尊嚴和自由,普遍的給予我們全國的同胞。這個新憲法確認了全國國民的各種自由權利,它在國家統一與自由之下,於一個自由人民的精神中孕育誕生。我們認為新憲法的實施,只是完成我們建設新中華民國的最後目標的初步。但這對我們國家三千年來專制政體和封建社會是一個劃時代的進步。我願我們全國同胞,憑著信仰和虔誠,共同一致,努力前進。
此後,每年12月25日為行憲紀念日。
由國定假日改為國定紀念日
由於本日與西方的耶誕節同一天,而且與歐美國家一樣為放假節日,因此被許多家庭視為重要節日,不少新一代的台灣年輕人藉機慶祝聖誕節。當中華民國政府在民國80年代晚期準備逐漸實施週休二日制度時,因為當時有太多國定假日,所以要將比較不重要的國定假日改為只紀念不放假,才能減少經濟衝擊。端午節、中秋節、行憲紀念日都曾被考慮停止放假,但最後結果是端午節及中秋節作為民俗假日,得以保留,行憲紀念日先因為不少台灣人藉機非正式地慶祝聖誕節,所以於實施每月二次週休二日時暫不結束放假,放假到民國89年(2000年)為止。爾後配合民國90年(2001年)起公務人員週休二日實施辦法實施每週休二日時,確定行憲紀念日只紀念,不再放假,曾經引起部份人士失望,但也曾經有不具名的基督徒表示《聖經》(Bible,本意為「莎草紙」,希伯來語:ביבליה,拉丁語:Biblia)沒有規定聖誕節非放假不可。
參考資料
行憲紀念日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zh.wikipedia.org/zh-tw/%E8%A1%8C%E6%86%B2%E7%B4%80%E5%BF%B5%E6%97%A5
行憲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zh.wikipedia.org/zh-tw/%E8%A1%8C%E6%86%B2
-----------------------------------------------------------------------------------------------------------------------------------------------------------------------------------------------
《中華民國憲法》(Constitution of the Free Area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是中華民國的根本法,民國35年(1946年)12月25日經制憲國民大會於江蘇省南京市議決通過,於民國36年(1947年)1月1日由國民政府公布,同年12月25日施行。後由於國共內戰等因素,目前僅在台灣、澎湖、金門、馬祖地區(即《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中稱的「中華民國自由地區」)內施行。內容除前言外,全文共175條條文,計分14章。《中華民國憲法》本文的主要特色為彰顯主權在民的理念,明定人民自由權利的保障,規定五權分立的中央政府體制及地方自治制度,明示中央與地方權限劃分採取均權制度,並明列基本國策等。
參考文獻
中華民國憲法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zh.wikipedia.org/zh-tw/%E4%B8%AD%E8%8F%AF%E6%B0%91%E5%9C%8B%E6%86%B2%E6%B3%95
Constitution of the Free Area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Constitution_of_the_Republic_of_China(Free_Area)
留言列表